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
ABUIABACGAAgiMO-kgYo-tOFkwEw6Ac4mwU

尿路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侵袭泌尿系统而导致的炎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上、下尿路感染。其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由无症状细菌尿至严重的毒血症,各种年龄及性别均可发病,以女性常见。其发病率比较高,仅次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和耻骨上压痛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菌血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状。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尿样本中常分离到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等。尿路感染以单一菌种为主,近些年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以及合并厌氧菌、真菌或其他非经典微生物感染的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发生日趋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尿路感染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感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难以培养和鉴定。


热门推荐
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呼吸道病原体RNA检测
呼吸道病原体RNA检测
个性化用药监测
个性化用药监测
维生素血药浓度检测
维生素血药浓度检测
详细信息
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内容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这一疾病的检查方法,只有正确有效的检查才能改善好疾病。多种病原体可侵入泌尿系统并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腰腿酸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脓毒血症和急慢性肾功能损害等重症疾病;而尿源性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进展极快,病死率高达28.3%~41.1%。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分为三类: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此外,一些病毒、衣原体和寄生虫也会引起尿路感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奇异变形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为主。尿路感染发病率高,易反复感染,病程迁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早期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治疗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ABUIABACGAAgubKtkwYowKryjAYw1gI48wE
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 培养鉴定:细菌或真菌培养是尿路感染相关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该方法特异性高,可直接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但是培养鉴定存在许多不足:

1)耗时长:普通细菌培养孵育需要经过16~24h,对于生长缓慢且营养需求复杂的病原体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菌落生长后还需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

2)覆盖面不全,阳性检出率低:由于普通培养多针对单一病原体,而尿路感染中还有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等难培养但又极为重要的致病菌,常导致假阴性。

2. 免疫学方法:临床可采用胶体金、血清学等方法,快速检测尿样本中特定的病原体。但该方法检测谱窄,无法同步检测混合感染。

3. 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微生物实验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rt-pcr),通过检测尿路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可以大大提高阳性检出率。实时荧光PCR耗时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作为一项成熟技术,不但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和治疗,有利于病人的早诊早治;还有助于无症状患者的诊断及病程跟踪指导治疗。


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临床意义

《国家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后可应用”。但是,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存在检出率低、耗时长、尤其无法同时对多种病原体进行准确鉴定等缺点,无法为临床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病原体诊断依据,导致临床普遍采用广谱性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造成疗效低下、不能及时控制尿路感染进展、诱发菌株高耐药率和增加患者医疗负担等问题。

对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载量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对病原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更加准确的用药方案。因此在对病原体感染类型进行定性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定量,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明确尿培养病原体阳性是否是尿路感染引起,进而决定是否应采取抗生素干预治疗。病原体感染量对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感染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